寒露是哪天,寒露是哪一天

2025-10-07 10:42

秋意渐浓,暑气尽消,当清晨的草叶上开始凝结起晶莹的露珠,带着沁骨的凉意时,我们便知道,寒露节气临近了。寒露,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,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的转折。那么,寒露具体是哪一天呢?

寒露的日期并非固定在某月某日,它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位置而定。当太阳到达黄经195度时,交节时刻便是寒露。在公历中,寒露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0月7日、8日或9日这三日中的某一天。例如,2023年的寒露是10月8日,而2024年的寒露则是10月8日。2025年的寒露节气是10月8日(星期三),具体开始时间为上午08点40分57秒。这一天对应的农历日期是乙巳年八月十六。要获知具体某一年份的准确日期,查阅当年的农历或天文年历最为稳妥。

寒露节气的气候特征十分显著。此时,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已颇具势力,南方暖湿气流逐渐南退,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结束,天气常是昼暖夜凉,晴空万里的景象。与白露时节的“露凝而白”不同,寒露的露水因气温更低,寒意更重,故称“寒露”,甚至有接近霜冻的趋势。民间有“露水先白而后寒”的谚语,恰如其分地描述了从白露到寒露的物候变化。此外,此时节气温下降迅速,昼夜温差增大,秋燥也愈发明显。

寒露三候,生动地记录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。

一候鸿雁来宾:先前南飞的鸿雁只是先头部队,此时最后一批鸿雁也排成整齐的队列飞往南方,如同迟到的宾客。二候雀入大水为蛤:古人富于想象,他们看到深秋时节海边雀鸟不见了,而蛤蜊的条纹与鸟羽相似,便以为是雀鸟潜入水中变成了蛤蜊。三候菊有黄华:此时菊花普遍开放,“黄花”特指菊花,是寒露时节最富代表性的物候现象,也点出了秋日的绚烂。

围绕寒露,民间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习俗,多与登高、赏菊、饮食相关。由于寒露时节天高云淡,秋色宜人,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机。许多地方有“重阳登高”的习俗,而重阳节往往与寒露节气时间相近,因此登高便成了寒露前后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。此外,赏菊、饮菊花酒也是此时的雅事,菊花被古人视为“延寿客”,认为有祛灾祈福的寓意。

在饮食方面,民间有“寒露吃芝麻”的说法,芝麻有润燥的功效,适合应对秋燥。南方许多地区则讲究吃螃蟹,所谓“寒露发脚,霜降捉着,西风响,蟹脚痒”,此时雌蟹卵满、黄膏丰腴,正是品尝的大好时机。还有吃花糕的习俗,因“糕”与“高”同音,寓意“步步高升”,与登高之意相合。

寒露时节,农事活动也进入关键阶段。华北地区正值播种冬小麦的繁忙季节,农谚云“寒露到霜降,种麦莫慌张”。而南方晚稻即将成熟,需要加强田间管理,防止低温冷害。棉花产区则需抓紧采收,避免遭受损失。寒露的晴雨冷暖对后期收成影响很大,故有“寒露若逢下雨天,正二月里雨涟涟”、“寒露不摘棉,霜打莫怨天”等农谚,凝聚着古人长期的观察智慧。

从健康养生的角度看,寒露后需特别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是足部的保暖,俗话说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。饮食上应多食甘、淡、滋润之品,如芝麻、糯米、蜂蜜、乳制品等,以防秋燥伤身。同时,保持情绪稳定,避免秋愁伤感,早睡早起,顺应自然收敛之气。适度的体育锻炼,如散步、慢跑、打太极等,有助于增强机体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。

寒露,这个承接着深秋与初冬的节气,以其特有的清冷与诗意,提醒着我们时光的流转。它不仅是日历上的一个标记,更是一种自然节律的体现,蕴含着先民对天时地利的深刻理解,也寄托着人们对健康、丰收与美好生活的朴素祈愿。

THE END
责任编辑:爱星座网
爱星座(https://www.a-xingzuo.com)欢迎各方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的原创内容。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kuchuan@vip.qq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